也許是近期豪華車整體行情下行,中國汽車消費越來越成熟,現在的德系旗艦已經沒有20年前那種縱橫天下的光環(huán)加身。教授前段時間去了次寶馬4S店,遇上一位要買7系的消費者,和大多數人一樣,“便宜點,送什么,何時提車”成為溝通時最高頻的詞語?,F在的德系旗艦轎車,依舊是旗艦,但要說真用來承載什么外在的東西,S級還保持的比較純粹,寶馬和奧迪,都有著不同的表達。教授今天想說的A8L,它選擇的是——“科技”。
這是教授第一次在“一周車型推薦”欄目中加入豪華級產品,如果還要從“性價比”角度切入,個人覺得已經不是觀點的問題,而是對這種汽車頂端工業(yè)結晶的不尊重。雖然A8L的市場價已經是八五折,但我相信,能將其迎回家的消費者們一定不會把“A8L比S級便宜”這句話掛在嘴邊。進入正題,在A8L的品牌宣傳中,個人感觸最深的是“駕馭明天的智慧”——全球首款搭載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車。雖然它沒有像特斯拉那樣大操大辦,但只要開過后,你會明白。5米3的大車開起來也會如此輕松。
去年年底,教授來了A8L的試駕車,體驗一番后,個人的感覺如下:
1.論科技感和可玩性,當下行政級轎車就沒有比它好玩的。
2.不管年不年輕,總之開這一代A8不會再有“司機感”了。如果可以選的話,我更愿意在后排把玩它的高科技。
3.小排量大潮下,全系V6顯得誠意滿滿。(55TFSI:我是旗艦價值標桿!45TFSI:安排上了)
4.A8的內飾是奧迪設計的一大步,一堆屏幕帶上了一種魔性——用的時候可能會稍嫌繁瑣,但離開以后卻感到缺失和懷念。
這一代A8最大的變革就是:相比于旗艦豪華,它更愿意把科技拍你臉上。按官方的說法“A8的懸架系統已經達到物理可行范圍內的極限”。通過前置攝像頭以18次/秒的速度對路面三維信息進行捕捉,根據路面信息主動調整懸架阻尼來降低震動。配合主動轉向系統,使得A8的轉向半徑為11.4米,比A4的11.4米還要短,還可將轉彎時的扭轉運動、制動或加速時的俯仰運動的幅度降至最小。用一個字形容,就是“穩(wěn)”,一大堆科技堆出來的“穩(wěn)”。
48V輕混系統的加入,倒不是要真為這輛大車省多少油,而是給整輛車復雜的電子組件提供能量,這一代A8的科技性可以說領跑了旗艦轎車的新時代。
A8全球唯一的L3自動駕駛程序,被定義為可以在時速低于60km/h的封閉道路下,實現完全自動駕駛,雙手可以離開方向盤。不知道這樣的系統在中國的復雜路況下,會不會被人別車別到絕望······
至于內飾的一大堆大屏幕,教授就不展開細說了,反正在可玩性和表現力上,比奔馳寶馬高過一級毫不過分。奧迪A8把豪華車科技樹點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,那么是不是說奧迪已經徹底要和“傳統豪華”說再見了呢?
有一個詞叫“高價值人群”,指的是資產凈值在600萬元以上的個人。在國內該人群的比例每年都是在遞增的,他們的平均年齡是多少?39歲!這還只是2012年的數據,而到了2018年,39歲以下的人群數量已經達到37%,高于40~49歲的35%。誰說有錢就一定要油膩的?這種趨勢下的豪華品牌旗艦車型討好40歲以下人群有問題嗎?
A8要做的是“豪華車未來科技發(fā)展方向”,在A8上,我們看到了太多0到1的突破,這種創(chuàng)新一定有風險,但也要符合目標群體的需求。奧迪手中的客戶數據,市場調查做的肯定比教授詳實百倍,A8到底要往什么方向走,肯定不僅是一個“科技”就能說完的。教授去年體驗了幾天奧迪A8,綜合概括一下可以用四個詞來形容:“更長更靈活,軟硬兼得,混動既視感,受眾更廣”,下面我會一個個詞來分析A8到底要帶來什么。
更長更靈活
上一代A8L的長度為5268mm,這一代則達到5302mm,也是BBA三大旗艦中唯一達到5.3米的車型。開這種尺寸的車在城市里肯定都夠撓頭的,停車、掉頭、會車都很費勁。所以,這種旗艦轎車一定要配司機才有優(yōu)質體驗?
然后A8就有了四輪動態(tài)轉向,低速挪車的時候打方向盤,后輪會和前輪以相反方向轉動,提升靈活性。高速并線,后輪再與前輪同向轉動,達到一種類似“平移并線”的效果。奧迪官方給的對比是A8L的最小轉向半徑比A4L更小。車可以很大,但開起來可以不那么大。
軟硬兼得
旗艦轎車開起來一定要過濾掉所有的外源因素,就像踩地毯那樣,表底給個160差不多了,反正開上120就差不多了·······在很長一段時間,旗艦豪華轎車的核心就是向“舒適平穩(wěn)”靠攏的。如何變革?奧迪A8給出的答案是——自適應空氣懸架
底盤的高低軟硬都支持可調,可以單獨調節(jié)某個選項,或者直接使用“套餐”模式——標準、舒適、運動。標準模式下,車輛的轉向響應和底盤的信息密度都比上一代A8L更快、更多,但是奧迪對全新A8L標準模式做出的改變還是很收斂的,當你調到運動模式,感覺體驗都降級了,轉向手感更緊,懸架隨路面的跳動感受清晰了不少。前面那個思域挑釁我?上去干他!
混動既視感
教授在這里用“既視感”這個詞,來自于A8的48V混動,48V混動最大的改變就是讓發(fā)動機停機的闕值變高了,比如你臨近紅綠燈,正常剎車減速,車輛會在即將停止,大約減速到5km/h左右的時候熄滅發(fā)動機;起步的時候如果不是深踩油門,一開始的起步似乎發(fā)動機并沒有運轉,而是起步后開始工作。
當然,這種“慢半拍”能省多少油真的不好說,反正要支持全車眾多的電子系統,沒有48V混動是肯定不行了,從這項功能的出現,也能看出未來奧迪產品電子化程度會越來越高。
受眾更廣
從這代A8的諸多設定,教授從中看到了一種去標簽化,畢竟上一代A8在國內有著濃郁的“官車”形象。通過各種新系統的加入,讓用戶知道,A8是一輛可以開的很愜意的旗艦轎車,讓司機去開你不覺得虧嗎?
當然,向駕駛者靠攏并不代表A8就失去了商務陣營的競爭力。它的后排老板座依然可以像商務艙一樣伸開雙腿,還帶三種模式的足底按摩。閱讀燈也加上類似矩陣LED效果的花樣,這種摳細節(jié)支持,顯然是奧迪在A8上面保持“傳統豪華”的操作。
可能有人會覺得,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,但A8在價格上還是不一樣很優(yōu)惠嗎?這方面就屬于豪華轎車特有的市場行為,但教授覺得,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,能夠更便宜不是更好嗎?這類車本身就不是賣“性價比”的,而是為了更好的體驗。有傳承有科技的 奧迪A8,是你能用最低成本入手的下一代汽車科技結晶。